伊朗

踏足伊朗之前,已被波斯建築傳統和近代伊朗電影深深吸引著,畢竟由波斯建築師負責設計的印度泰妃陵,和九零年代電影 《小鞋子》皆是過目難忘,所以一直以來是極為期待能到伊朗走一趟。

2014 年春天踏足伊朗的日子,印象最為深刻卻是當地人給我們那份和藹親切感覺,無論少孩和年輕人,或是婦孺和老人家都表露出對我們這群香港遊客的好奇和友善,有些年輕人甚至主動要求和我們一起用手機自拍留念。

當地導遊給我們解釋,多年的國際經濟封鎖帶給伊朗人一種被孤立感覺,所以每當見到外國尤其是亞洲遊客主動到訪,對他們來說是難得的。

從旅行團行程的角度,伊朗充滿著悠久的波斯文化元素,及美輪美奐的歷史和宗教建築。這包括公元前五世纪建成、傳説被希臘亞歷山大帝一把火燒掉的波斯波利斯古城 ( Persepolis ) 那宏偉遺跡;由不同年代伊斯蘭皇朝興建的花園宮殿和清真寺,還有在首府德克蘭 ( Teheran ) 那無與倫比的珠寶展覽館和地氈愽物館,以及南部城市設拉子( Shiraz ) 紀念伊朗偉大詩人哈菲茲 ( Hafez )和赫徳 ( Sa’di ) 的花園陵墓,絶對是多角度和密集式地展示五千多年的波斯豐盛文化,說她是中東之首亦不為奇。

難得在伊斯法罕 ( Isfahan ) 時,我們在廣濶的伊瑪目廣埸度過了一整個下午。除了參觀在廣場兩方、內裡設計得巧奪天工的清真寺和皇室宮殿外,亦感受到廣場上的日常生活百態:既有小學生在拍攝團體照和在水池嬉戲,亦有遊人乘坐圍繞廣場一周的觀光馬車,或在廣場側的大巿集流連購物。臨近黃昏下班時分,整個廣場周邊的草地開始坐滿當地居民,有在此野餐作樂的家庭,亦有在雪糕店前大排長龍的成年伴侶,感覺是充滿著優閒與歡樂,絶非部分西方媒體所描繪的極端封閉保守社會。

還有就是在沙漠舊城亞茲徳 ( Yarzd ) 的另一個下午,在參觀完著名的風塔群後,當地導遊帶我們到一間兩層高的圓形健身會所,像欣賞小型演唱會般,全場爆滿地觀看老中青和小童健身者,隨著現場大鑼大鼓音樂而作出不同健身動作表演,實在意想不到!

回想在伊朗的旅程中,我拍攝了很多當地人的照片。說到底,景物攝影是記錄這世界,人物攝影能反映生命。而在伊朗不論是街頭巷尾或是寺廟宮殿,給我們的感覺是人民對生命的那份熱情。

【溫馨提示】

旅行社出發到伊朗前會提醒旅客要留意的衣飾安排,尤其記得女士全程需要戴頭巾和避免穿著短袖衣物。女士們如果希望能在伊朗保持現代時尚裝束,可以參考伊朗大城市的年輕人如何束起長髮戴著頭巾、身穿緊身乾濕外套和窄腳牛仔褲。

Back to Top